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行動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推廣計畫
一、提案背景與理念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活動之一。
環球境地攜手天后獅子會,共同發起『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計畫,推動信仰與低碳行動融合,落實國際趨勢併進的宗教文化,體現媽祖「善行—行善」慈悲精神。
本計畫延續媽祖「徒步進香」的信仰內涵,一步一腳印行善大愛,以善為核心地水火風四要素創新技術,提出環境自然解方,洗滌人心。串聯全台二十二縣市,並對接國際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目標的方法論框架,將媽祖的慈悲精神,以文化藝術結合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永續方案與科普實證,向世界展現台灣的文化價值與永續貢獻。
Loading...
二、主辦與協辦單位
主辦單位:
環球境地
台北天后獅子會

2025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推廣計畫|分工表V2

View more

協辦單位 :1.阿罩霧基金會,2.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 ,3. 科學減碳協會,4.台灣原生植物協會, 5.叢林先生, 6.霧峰林家宮保第永續中心, 7.台北市綠能協會,8.天晉商道, 9.百人團WHO lab,10.中華羅梁文化藝術協會,11.勇獅俱樂部, 12.小樹傳愛
參與企業單位: 1.沐悅貞, 2.木酢達人, 3.都市蚓農, 4.滿珍香牧場 ,5.知音天使 ,6.逸文武術文化, 7.明春窯業,8.長耕國際, 9.玖濾豪, 10.串珍珠,11.光炬國際, 12.益均環科, 13. 曜淨生物科技 ,14.九愛第二代系統傢俱, 15. 張英烽 ,16. 吳清榕 ,17.全球智能運輸, 18.誠庭,19. 張堂效 ,20.祈光訊息能科技, 21. 永義房屋竹北高鐵恆宇加盟店 ,22.大豐環保, 23. 顧廣凱, 24.優勝奈米,25.沉富農,26. 空由窯烤麵包, 27.中鵬綠能,28.香港羅梁體育會,28.香港羅梁體育會, 29.水中保, 30.HWO好, 31.澄江環保科技,32.湧順發國際科技,33.馮戢,34.泰平達科技,35.天香司,36.琪登藝術

參與單位 Logos

View more

團體介紹 Company Profiles

團體介紹 Company Profiles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
起手式活動:2025年
● 5月1日:白沙屯媽祖起駕(設紅壇)
● 5月3日:北港朝天宮進香(天上聖母號駐點宣導)
● 5月?日:伸港福安宮(如天上聖母號駐駕則駐點宣導)
● 5月11日:白沙屯媽祖回鑾(設紅壇)

💕 5/1早上於拱天宮及山邊媽祖宮舉行團拜,時間另訂

💕5/2社服:台中希望家園,於彰化伸港地區協助發放物資 💕5/3北港朝天宮附近發放結緣品 💕5/5社服:桃園安康啟智教養院,於雲林地區協助發放結緣品 💕5/11白沙屯紅壇發放結緣品及協助唐寶寶大器樂團表演準備工作 💕5/11社服:桃園方舟教養院,於白沙屯香燈腳的家協助發放麵包點心 上述活動初步分工及共同主辦天后獅子會黃會長活動規劃

5/4 到 5/10

每天都有行程 隨著白沙屯媽祖路徑,不定時不定點發放結緣品與物資

活動主旨: 啟智教養院 的孩子們,將親手將結緣品(手工餅乾)贈送給參與媽祖進香的信眾,並與民眾互道祝福,祈求媽祖庇佑,傳遞愛與希望,實現孩子們的「媽祖祈福」夢想。

對院生是一種旅行加上宗教的體驗 而且可以一直發著結緣品,有著付出給予的收穫 回程的時候還可以帶他們去吃麥當勞(院生的最愛)

持續性活動:號召論壇與永續中心媽祖文化教育推廣
● 內容另訂,預計2025年7月起論壇倡議辦理啟動(延續起手式主軸精神)
四、活動亮點
  1. 天上聖母號低碳改造行動
  1. 導入節能減排技術與智能能源管理系統,打造移動式環境教育車,於紅壇展區展示低碳應用,推廣永續理念。
  1. 環保創意商品市集
  1. 展售結合媽祖信仰與環保理念之產品,包括低碳平安符、可分解香包等,倡導綠色消費行為。
  1. 地水火風環保黑科技應用展示
  • 地:塑膠、玻璃、尿布等再生成品、創新環保商品應用展示
  • 水:小分子水與水資源淨化技術
  • 火:節能與減排相關技術
  • 風:空氣除水與減排控制技術

SSBTi除空汙技術團隊參與媽祖【善足跡】行動,針對三大任務,推動善循環

任務1:白煙脫除任務,解決大型活動現場白煙逸散問題 背景問題: 當前白煙處理多仰賴高耗能 plasma 設備,或經由再加熱等方式成本高昂、能源密集,較難符合中長期永續精神。 任務目標: 導入創新型 脫白降濕微粒控制技術,以高效免耗材去除水霧設備搭配低耗能方式抑制煙囪白煙擴散。 任務2:活性碳前處理升級,異味排氣的永續應用 背景問題: 現行活性碳過濾效果受限於使用溫度需降至低於45度C,但是降溫產生之冷凝水卻會導致活性碳急速失效使用壽命短,因此,經過高溫蒸煮產生異味之設備,往往因此而須負擔經常性更換活性碳。 任務目標: 建立 前端預處理系統,透過智慧粒徑分離、冷卻除油、水汽調控,提升後端活性碳吸附效率並延長壽命。 應用延伸: 可推廣至地方食品工廠、廟會香品攤位等,提供【永續異味解決方案】,將廟會排放轉為教育場景。並可加入其他如固碳、伴手禮盤查方案,為宮廟文化淨零碳排建立碳盤查,ESG或生物多樣性解方與銜接未來生物信用證券化。資產價值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架構,並且可成為全球典範。 任務3:戴奧辛來源阻斷,高風險微量毒物處理 背景問題: 含氯焚燒物常產生微量戴奧辛,難以察覺卻有長期健康風險。 任務目標: 導入可行之微量污染物前段阻斷技術(如低溫強氧反應、冷凝截留、非燃燒處理設計),打造科普展示點。 執行效果: 提升公眾對宗教場域空氣品質的理解與重視,落實媽祖「護眾生」的精神。 【善足跡】路徑:科技參與、社會共善。讓科技成為信仰慈悲的延伸實踐,共同推動「善足跡 」行動。以行動為永續開創新典範。

  1. 碳足跡紀錄 × 媽祖善行
  1. 以會員平台推出紀錄卡(調查正面表列清單)與APP(透過Line群組與Gamma AI網頁),參與者可協助碳減行動並獲得永續證書。
  1. 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行動紀錄卡

of-esg--azuq3zx.gamma.site

發願版 of 🌿 媽祖「徒步進香」: ESG善足跡 - 行動 紀錄卡

每一個善行,都是對地球的祝福。請填寫以下表單,紀錄您今日完成的善行,累積點數,獲得專屬的永續證書 🎖 ✅ 您完成了哪些善行? 請點擊下方表單填寫 👇載入中… 自我發願提醒 星星評量顯示 = 自我檢查 提交表單填寫 方便彙總計算 = 送交統計 🎖 參與後可獲得: 永續善的善行足跡點數 = 即時計算! LINE/Email 到群組提供資料 = 獲得您的專屬證書! 查看參與每日活動 = 區域共生共善! 🙏 邀請親友一同善行 📩 分享更多訊息、照片、想法到 LINE 群組 🌏 LINE ID:@您已被邀請加入「天上聖母號」!請點選以下連結加入社群! https

調查正面表列清單建議

調查正面表列清單建議 一、低碳行動類(Carbon Reduction) 行為項目 說明 點數建議 參與全程徒步 徒步進香、避免汽機車排碳 10 自帶水壺 減少寶特瓶使用 3 自備餐具 減少一次性塑膠 3 使用大眾運輸或共乘 低碳移動行為 5 主動幫助他人收垃圾/分類 協助環境清潔 5 使用手機掃描碳足跡碼/資料填報 提供碳足跡資料,促進科學減碳 2 參與資源回收站活動 支援當地資源回收行動 5 二、善行關懷類(Social Kindness) 行為項目 說明 點數建議 攙扶長者或行動不便者 徒步行進中的陪伴與協助 5 協助孩童或親友適應進香行程 社會互助 3 主動關心沿線弱勢團體 可透過平台推薦在地單位 5 捐出物資/剩餘食物至公益點 減少浪費並助人 5 協助解說「媽祖善的足跡」理念 推廣永續信仰教育 2 三、循環使用類(Reuse & Refill) 行為項目 說明 點數建議 使用可重複裝填水瓶/寶特瓶 支援重複使用、降低製造碳排 3 自備餐盒、碗、湯匙、筷子等容器 體現信仰與環保的結合 3 使用「共享食具站」服務 若現場有設置(可計入) 2 自帶購物袋/環保袋 減少塑膠袋使用 2 四、環境守護類(Observation & Advocacy) 行為項目 說明 點數建議 發現環境污染點並回報平台 例如沿途非法廢棄物、非法燃燒 5 提報可改善的進香區域(如缺乏回收桶) 協助行程更永續 3 主動分享友善環境故事至社群 發揮群眾教育影響力 2 技術整合 會員平台: 設計「善的足跡排行榜」與「點數換證書」區 可分區域(苗栗-雲林段)競賽型善行累積,讓參與者更有榮譽感 證書樣式: 採用「Mazu Blessing × ESG Goodness」徽章 QR碼可追溯使用者的善行行為紀錄,適用於未來職涯推薦/社會參與報告用途

  1. 紅壇互動與論壇展區
  1. 結合紅壇設點舉辦分享論壇,設立互動展示牆與環境科技體驗區。
五、後續行動:永續中心推廣計劃概念(第二階段)
  1. 「ESG善足跡」推廣與行為指標設計
  1. 本計畫提出「ESG善足跡(ESG Goodness Footprint)」概念,拓展傳統碳足跡紀錄範疇,納入信眾於「徒步進香」期間所實踐的各類具社會價值之行為,包括低碳行動、公益參與、助人服務等。

計畫作法如下:

建立紀錄系統,整合碳排與社會行為指標,民眾透過搭乘大眾運輸、協助長者、資源回收等可累積「善的足跡點數」 點數可轉換為捐助在地社福團體之物資與資源,或由主辦單位依累積總量定期捐贈特定公益單位 設立「共善紅壇」與「善行牆」,邀請社福機構參與展示信眾善行累積,透過影像與故事展現社會正向力量及;或將論壇、活動參與嘉賓延續『徒步進香』的「善行企業實證」以專訪、或記者會型態的短視頻或影音圖文等方式,於統一平台發布,達到媽祖慈悲善行廣宣效果。 邀請產官學研共同推動「宮廟文化淨零碳排科研方案」,結合與時俱進的生態科技與媽祖慈悲的傳統文化,導入環保創新發明。透過重新檢視商品與伴手禮設計,搭配永續中心所舉辦的各項倡議活動、教育推廣、論壇焦點議題、重要人物短影音,以及善行點數兌換機制,進行系統性永續倡議與宣傳,實現具體永續實績。 結合ESG「社會面(S)」理念,推動宗教公益行動之制度化與數據化,建構全民與企業皆可參與的信仰與永續科研融合典範,並作為未來國家政策與國際『生物信用證券化資產價值』銜接與應用的基礎準備。

  1. 媽祖國際連結與永續教育推進
  1. 本計畫將與霧峰宮保第永續中心合作,整合台大實驗林、SSBTi、IATOPL、GAFM等國際資源,共同推動「媽祖ESG善足跡」作為信仰與永續教育融合的實踐平台,並擬定以下推進方向:

建立以媽祖信仰為核心的終身學習系統,深化ESG理念與文化教育整合,由宮保第永續中心組成之地方士紳、企業代表與產官學研等成員單位,進行在地與全球化、深度與廣度的論壇倡議與教育推廣。

推動百工百藝與ESG職能認證,結合國際指標獎項,鼓勵十方資源投入徒步進香的「善足跡」教育行動,進行在地產業與國際數位人才,促進文化創新、社會企業孵育與在地發展。 將徒步進香的「善足跡」成果轉化為年度碳足跡報告,於COP會議發表台灣宗教與永續整合的國際案例,擴展文化影響力。 以媽祖慈悲精神回應全球氣候變遷挑戰,透過導入國際認證制度、推動永續教育與碳盤查行動,對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與國家永續政策銜接,提升台灣宗教文化於全球永續議題中的能見度與貢獻度。

六、預期效益
媽祖慈悲「徒步進香」成為本地與國際永續行動典範、信仰文化融合永續轉型的國際典範成果。

打造信仰文化導入永續實踐之典範行動:

以媽祖「徒步進香」慈悲精神為核心,導入ESG與SDGs實踐框架,落實低碳交通、環境友善物資與群眾行為倡議,建立信仰文化與永續行動結合的示範模式(Low-carbon Pilgrimage Model)。 制度化「善足跡」行動評量與碳社會指標設計: 開發具可追蹤、可驗證、可累積特徵的社會足跡模型,將信眾於進香過程中的低碳、公益、助人行動進行量化與盤查,結合生物信用(Biodiversity Credit)與碳權轉化(Carbon Credit Conversion)之制度設計,提供宗教永續行動之國際參照標準。 推動「永續中心 」作為跨域整合推進平台: 透過宮保第永續中心建構的論壇倡議、教育推廣與國際認證功能,導引各界進行宮廟文化之淨零碳排科研實作,並藉由中心成員單位的跨域串聯,將白沙屯媽祖廟作為起點,擴散永續行動網絡至全台22縣市,最終走向國際場域,實踐「地方扎根 × 全球行動」之信仰永續願景。 打造平台、凝聚產官學研及社會力量推動在地與國際永續影響力: 以會員平台,結合善足跡點數制度、共善紅壇、文化市集與教育內容,促進企業CSR、學研單位、地方組織與民間信仰群體共同參與,形成信仰文化驅動的社會創新生態圈(Faith-driven Social Innovation Ecosystem)。 每年於國際場域發表成果,強化文化外交與知識輸出: 以「善足跡」為主題,每年於COP氣候大會及國際永續論壇發表成果,搭配國際認證(如SSBTi國際永續盤查、GAFM國際金融認證、IATOPL國際百工百藝)與永續獎項,展現台灣宗教文化於氣候治理與碳資產發展的具體貢獻,以族群共榮的生物多樣性精神(IPLCs)、建立具全球公信力的文化永續行動指標(Faith-based ESG Flagship Program)。

示範案例-整合政府資源:Stanford青年軍做的一個開源專案「全台安全庇護中心」,希望整合分散的各種政府資訊
背景:青年軍,發善願,利用用政府資料做的示範庇護地圖資料資料很多需要協助更新,維護和優化是專案的永續關鍵。
動態地圖展示:

kiang.github.io

防空疏散避難地圖